求學時期的我外表看似有自信,但其實我一直忌妒那種與我學習表現的程度相當,但又領先我一點點的同學,總認為自己就差那麼一點,很不服氣,但被超前的時間一旦久了,私底下就開始自暴自棄起來。我的求學路一路上都是這麼過的,無論是當時,還是如今回想起來都很辛苦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外在表現- 忌妒
內在表達- 挫敗,對自己失望,逃避
真實情感- 我想表達真正的自己
真正的表達自己其實並不容易,因為我們很常透過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。並不是說他人的眼光不準,但那只是幫忙你「認知真我」的一個環節,他人要的和你要的東西絕對不同,有時當我們慌亂失去焦點的時候,就得停下來問問自己:撇開他人,「我」想要的到底是什麼?
了解 →表達 → 取得小階段成就,這就是人生不斷往上在爬的迴旋梯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外在表現- 忌妒
內在表達- 慌張,缺乏自信,對未來的不安,錯過
我以現在的自己,看著小女生,我看到的是衝勁、燦爛的未來和無限的時間。回過頭來,我曾經也有過那段時間,但自己似乎沒完成什麼了不起的抱負、理想,於是我認為我錯過了,我慌張了。從後悔過去,到對未來的不安,在忌妒的影響逐漸消去之後,我了解到我其實最需要集中的是「當下」。
真實情感- 當下,就是我的力量所在
當下的力量,就是最真實的力量;這句話所言不虛,但我也用了很長的時間才能參透一二。人們習慣了過去→ 現在 → 未來的時間軸線,這個軸線裡隱藏了一個很大的秘密:就是「複製」的概念。我們的意念、行為、細胞健康隨著生命的經歷後,都會產生「能量阻礙點」,直白一點地說就像是血管裡形成的的小血塊。
生命往往充滿挑戰。而遭受挫敗與拒絕的經驗會讓我們受傷、退卻,形成受傷的印痕。但是,沒經過「有意識校正」的印痕會一再複製,存在於現在,一路鋪陳到未來。如此一來,原本我們應該受惠於生命「本能複製、延續」的好處,卻也因為太依賴,而忽略自己擁有一著身心成長的進程,主動調整的控制權。
透過正視自己目前的狀況,斷開你不要的部分,加入你想要的部分,完成「當下的校正」,然後生命自然會「複製校正過的東西」,達成你想要的未來,這才叫做創造。而能達成這一切的,就只有當下。
忌妒,這種情緒一開始都是從「看看別人,想想自己」而滋生出來。但無論是害怕、失望或期許,其實當事者都是飽受煎熬,卻又無法真實面對自己。
安定下心神,感受每一個生命所獲得的支持,沒有人是例外的。然後鼓起勇氣看看自己,真誠地只看著自己,你的內我會在那一瞬間對你說話,而且也從來沒有時間太晚、無法自我實現的問題。反之,我們該做的,其實一直都只是將眼神從他人那裡拉回來而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